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世界睡眠医学杂志
主办: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
ISSN:2095-7130
CN:10-1207/R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1872
期刊分类:临床医学
期刊热词:
睡眠质量,睡眠,睡眠障碍,失眠,睡眠医学,护理干预,生命质量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失眠症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医学界的第三棵树多功能的青钱柳

来源: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27 14:4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众所周知,医学界的第一棵树——柳树,产生了阿司匹林,消炎杀菌、抗血栓,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。第二棵树——红豆杉,产生了紫衫醇,防治癌症和肿瘤,被医学界视为

众所周知,医学界的第一棵树——柳树,产生了阿司匹林,消炎杀菌、抗血栓,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。第二棵树——红豆杉,产生了紫衫醇,防治癌症和肿瘤,被医学界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。继心脑血管、癌症、肿瘤之后,高血糖现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,致使青钱柳变成了医学界的第三棵树。

青钱柳(别名:摇钱树、麻柳,青钱李、山麻柳、山化树),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,是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,仅存于中国,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。青钱柳应用价值较为广泛,经济价值高,既可作为观赏树种,又能作为工业用材树种,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。

青钱柳的功能之一为“园林景观树种”。其树木本身具有很高的庭院观赏价值,树干高大挺拔,枝叶美丽多姿;其果实奇特,像一串串的铜钱,固有“摇钱树”之称,观果期长达半年(10月至第二年5月),是良好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。

青钱柳的功能之二为“用材树种”。由于青钱柳树皮鞣质,可提制栲胶,亦可做纤维原料;木材细致,也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。

青钱柳的功能之三为“药用食用功能”。对于青钱柳神奇的药用食用价值,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的草民百姓喝“甜茶”的传说,这种神奇的“甜茶”能培元益气、扶正怯邪、消渴生津、养生祛病。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,据百度学术统计,关于青钱柳的研究论文数量达400余篇,主要集中于药用价值方面的研究。大量研究表明青钱柳叶富含锗、硒、钒、锌、铁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,具有良好的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病的效果,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。其叶炮制成茶,开水冲泡作茶饮,具有很好的调节血糖的保健功效,因而青钱柳是中国特有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,具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降血压、抗氧化、防衰老等药用作用。

青钱柳分布于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和云南东南部,云南模式标本采于富宁,生于海拔8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。青钱柳作为一种多功能保健食品,并且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品种,药食同源,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。但由于青钱柳自然资源匮乏,严重影响了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,云南乃青钱柳树种的产地之一,在本地开展该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,将会有创富创收的光明远景。

水仙茎线虫病的防治

水仙经常遭遇茎线虫病的侵害。

1.危害症状。地上部和花茎上产生黄褐色镶嵌条纹,后现水泡状隆起,表皮破裂而成褐色,叶片枯萎,花序扭曲。鳞茎受害,轻则无症状表现,重则上部变褐腐烂下陷。通过鳞茎横切面表现褐色轮状。此种鳞茎在夏季贮藏中,病情加重至腐烂。诊断时应注意与镰刀菌引起的腐烂区别,镰刀菌是从鳞茎底部侵入的,腐烂处有酸臭味。

2.病源。起绒草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 雌雄成虫均为线形,头有缢缩,无横纹,体壁上横纹极细小,侧线4—6条,雌雄虫尾部多为圆锥形,尾尖尖削,雄虫有交合伞,但不包到尾尖,交合刺基部变宽,并有突起。

此种线虫在病残体或土壤中可存活3—4年,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0年。土壤在5℃以下,保存2—3周,湿度调节到34%时,最易分离出这种线虫。此虫的寄主范围广泛,但存在寄生专化性要,即有生理小种存在。郁金香线虫小种在黄水仙、风信子和郁金香上能繁殖,而黄水仙线虫小种在风信子或郁金香上不能繁殖。

3.发病特点。线虫主要从叶片和茎部的气孔侵入,向鳞茎蔓延,纵切鳞茎,可见扩展蔓延迹象。品种抗病性有差异,黄花水仙和喇叭水仙各品种都很易感病。

4.防治:

(1)选用抗病品种。

(2)选用无病鳞茎留种。

(3)鳞茎处理:在42℃温水中加入0.5%福尔马林浸3小时。

(4)叶面喷施杀线虫剂:0.1%三唑磷、0.1%草氨酰,或灭线磷、呋喃丹。

(5)发现病株,立即拔除烧毁。

(6)收贮过程中,将带病鳞茎消除,集中烧毁。

文章来源:《世界睡眠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smyx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7/1672.html

上一篇:浅谈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疫苗的保管及使用
下一篇:国际医学真菌新进展学习班纪要